奧地利 基本資料及介紹 (目錄區)
基本詳細資料 (首都):維也納 旅遊季節 節慶活動  
簽證須知 奧地利地理(圖)位置 電壓. 插頭資料 中正機場航班  
銀行匯率線上查尋 旅遊小辭典 朝代及歷史介紹  
國際都市天氣預報        

 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詳細資料
國 名
奧地利共和國 AUSTRIA
簡 介

曾為奧匈帝國的中心。1955年再度獨立。

政治制度
國體:聯邦共和國聯邦,全國分九個邦。政體:三權分立內閣制
官方語言
官方語言︰德語
主要宗教
78%奧地利人信仰天主教,5%信仰基督教,17%信仰回教、猶太教、浸信會、摩門教、及其他宗教。
幣 制
歐元 EUR。
地理位置
奧地利位於歐洲大陸中央心臟地帶。北接德國及捷克、東鄰斯洛伐克及匈牙利、南接斯洛維尼亞及義大利;西鄰瑞士,多瑙河由西而東貫穿北部全境,自古即為歐亞交通孔道。
面 積
約 83858平方公里。
人 口
人口約 817萬。
時 差
比台灣時間晚7個小時,在3月到9月間實行夏時制,則比台灣晚6個小時。
電 壓
220V,插座為雙圓孔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旅遊季節
旅遊季節
奧地利 氣候溫和宜人,5月至9月和10月中旬上旬 是最乾燥的 季節 ,4月和11月是最潮濕的 季節 ,從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3月間,山谷 地帶為雪季。秋季,最好帶上一些較保暖的衣服和一件輕便大衣,一件雨衣。
氣候
大陸型氣候。四季分明,夏季溫度最高可達攝氏四十度(約一週),冬季最低氣溫在山區可達攝氏零下卅度。(溫帶大陸性;密雲;冬季寒冷,山區下雪(12月 - 4月);夏季涼快(5月- 9月)。氣溫冬季 0℃ ,夏季16℃。)

 

 

 

 

首都: 維也納 Vienna
簡 介

認識維也納

維也納是個很複雜的城市,糾結了數百年的起落,從17世紀開始,隨著哈布斯堡家族的興盛,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都會,而復古與創新,守舊與革命重複交替地塑造維也納容顏,在進入這個城市前,你必須先了解她一路走來的過程。

第一階段:巴洛克、洛可可風格席捲維也納─1683年至1786年

奧地利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對壘局面直到1683年,才讓歐根親王徹底擊退土耳其,而慶祝結束戰爭的奧地利展開第一段繁榮的歲月。這是維也納許多重要建築問世的新時代,這些以雕像、法式花園裝飾的華麗宮殿中,最著名的是英雄歐根親王的夏宮-貝維德宮、皇室的夏宮-麗泉宮、及答謝鼠疫結束的酬神教堂-聖卡爾教堂。

環繞著皇宮的霍夫堡也陸續蓋起華宅,卡拉本大街上王宮貴族川流不息。瑪麗亞•特瑞莎時代猶為顛峰,她立志將維也納建立成「歐洲的音樂之都」,而來自薩爾斯堡的音樂神童-莫札特讓哈布斯堡家族讚嘆不已,古典音樂在維也納的上流社會茁壯發揚,並奠定維也納在音樂世界的永恆地位。

第二階段:夜夜笙歌的華爾滋時代─1806年至1848年

拿破崙揮軍進入維也納,粉碎了貴族的絕對權力概念,引發了普羅大眾的新觀念,但是「維也納會議」後,貴族建立的新秩序排除平民於政治權力之外,這群有錢、有閒又無法干預國是的百姓接收了皇族對音樂的熱愛,貝多芬、舒伯特、小約翰史特勞斯陸續為這個城市的人民譜曲。其中,小約翰史特勞斯創造無數經典的華爾滋舞曲;咖啡館四處林立,名流、平民終日流連其間、議論時事。而音樂廳、咖啡館、歌劇院擠滿了觀眾、舞者。這是一個泡咖啡館、聽音樂、跳舞等庶民文化蓬勃發展的年代,被稱為「畢德邁雅時期」Biedermeier,「畢德邁雅」係當時一本暢銷書的男主角名字,取其正直、勤懇、愛好音樂的庶民生活觀之意。

第三階段:環城大道創造復古主義的高潮─1857年至1890年

哈布斯堡王朝最後的皇帝弗蘭茲約瑟夫拆除維也納的舊城池,重新規劃了一條環繞市中心的綠蔭大道,而沿著綠蔭大道的兩旁,羅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新建築,例如,國立美術館、自然史博物館、市政廳、國會大廈等。環城大道完成於1880年,現在你看到的樣子就是一百年前的景象,唯一的差別就是把馬車換成汽車罷了。

環城大道的落成,象徵哈布斯王朝最後的一個盛世。期間,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、圓舞曲等佳作頻現。世界音樂聖殿的國家歌劇院重新在環成大道上盛大落成,以小約翰的「蝙蝠」為首場演出,布拉姆斯等文人雅士也紛紛進駐維也納。

第四階段:「分離派」新銳藝術家開啟現代藝術之門─1897年至1918年

以壁畫家克林姆、建築師奧圖•華格納、魯道夫洛斯為首的19位畫家、藝術家,於1897年宣佈成立「分離派」,以示脫離以環城大道為象徵的復古主義,這些企圖建立屬於新時代藝術的藝術家,完成一系列革命性作品。其中,包括克林姆的「吻」Kiss、「貝多芬壁畫」Beethoven Frieze、華格納設計的郵政儲金局Hauptpostamt、卡爾車站Karlsplatz Pavilions,洛斯無裝飾的洛斯館Loos Haus,雖然這些作品當時遭受相當大的批評,但這些藝術家終究用實力為「新維也納」開創自己的風格了。

現代

第一次大戰後,維也納左右兩派政黨互相傾軋了20年,直到1938年被迫與德國合併才結束。二次大戰後,維也納由四國盟軍共管,1955年才恢復獨立。1797年,維也納的聯合國大廈(UNO City)啟用。1985年,由昏這瓦舍(Hundertwasser)設計的藝術家之屋(Hundertwasser Haus)完工。

人口
維也納面積415平方公里,人口約160萬。在年齡結構中,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口佔35%,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20%。維也納人操德語,有60%人口信仰基督教;一般而言,維也納人都很和氣、友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節慶活動

新年 1月1日
主顯節 1月6日
五朔節 5月1日
聖母升天節 8月15日
國慶日 10月26日
諸聖節 11月1日
聖靈懷胎日 12月8日
耶誕節 12月25日
聖埃地安節 12月26日

 

 

 

 

 

簽證須知
奧地利簽證
辦件天數
3-5個工作天
簽證效期
1至3個月30天多次進出、入境可停留天數 由移民關 決定
辦件資料

觀光 :
1. 六個月以上效期之護照正本,簽名欄位需本人 親自簽名,不可有塗改的痕跡,否則須換新 護照 
2. 六個月內兩吋照片一張
3. 身份證正反面影本一份
4. 住家地址、電話
5. 公司名稱、地址、電話
6. 訂位記錄
7. 兩週內申請之英文存款證明十萬元以上
商務:
  NO.1~7同上
  8. 公司保證信、對方英文邀請函

◎當地若有親友請附上親友的護照影本/簽證影本或居留證影本以及親友的姓名/地址/電話及與您的關係

辦件單位

奧地利商務代表團台北辦事處觀光組
地址:台北市復興北路164號5樓
電話:(02)2712-8597-8
送/領件時間 : 09:00 - 11:30 (星期一至星期五)

 

 

 

 

地理位置圖

 

 

 

奧地利~歷史及朝代表
奧地利人是個吃苦耐勞, 並對其文化、歷史有強烈驕傲感的民族。談到奧地利人的驕傲就不得不提到哈布斯堡王朝的光榮歷史。在哈布斯堡將近600年的統治歷史裡,朝創造了繁榮、富裕與驚人的藝術成就,但好景不常,哈布斯堡在二十世紀初的民主潮流中悄然結束。 奧地利位居中歐南部,面積不大,約為台灣的2.5倍,卻是堪稱歐洲生活最安逸的國家之一。地形也和台灣相似,山區面積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,只有南部和東部地區的平原較為廣闊。主要山脈是阿爾卑斯山,山間湖泊眾多,山光水色,是戶外活動的天堂。 「藍色多瑙河」沿岸風光是不能錯過的,從維也納搭火車到梅克(Melk),再搭乘多瑙河郵輪,可以從河面觀賞哈瓦溪谷沿岸古色古香的古堡。 首都維也納,向有音樂之都的美譽,原因是哈布斯堡王室愛好、鼓勵音樂的發展。而來自薩爾斯堡的音樂神童—莫札特,更使得古典音樂在此茁壯,奠定維也納在音樂世界的永恆地位。

另一位維也納市民的榮耀是小約翰史特勞斯,還記得藍色多瑙河嗎? 正是他的經典作品,他創造了無數經典的華爾滋舞曲,也將浪漫輕音樂劇推向巔峰。另一個國人耳熟能詳的維也納「產品」就是維也納兒童合唱團,來這裡就不能放過親身聆聽的機會哦!

中部的薩爾斯堡是莫札特故鄉,具有中世紀古堡的美景,每年所舉辦的藝術節世界聞名。郊區的鹽湖區及鹽洞號稱是奧地利最美麗的湖光山色。

除此之外,這裡還是電影真善美的拍攝地,如果你是影迷,還可來趟真善美之旅,親訪故事發生的地點。 西邊的度假勝地──茵斯布魯克,是阿爾卑斯山中心,曾舉辦過兩次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。這座以金色的小屋頂(GoldenesDachl)聞名的古城,有高峻陡峭的山景,及寧靜的鄉間風光,喜歡歐式貴族風格的人,就不能錯過這裡。

78%奧地利人信仰天主教,5%信仰基督教,17%信仰回教、猶太教、浸信會、摩門教、及其他宗教。

雖然99%奧地利人自稱日耳曼民族的後裔,但是幾乎每個奧地利人的血緣皆與哈布斯堡王朝(Habsburg Empire)的數個民族有關係。

 

第一階段:政治婚姻建立龐大帝國

中世紀原先統治奧地利的巴奔堡家族(Hohenstaufen)最後一任統帥在一場戰役中喪命,奧地利陷入波希米亞與匈牙利爭奪不休的烽火兵燮之中。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神聖羅馬帝國賦予國王稱號。這位年輕而驍勇善戰的國王擊潰波希米亞人,於是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正式邁向執政之路,自此開啟長達6世紀的輝煌史蹟,稱霸歐洲數百年。哈布斯堡家族喜愛藝術、音樂、舞蹈,因此,統治期間的文采風流盛極一時。 哈布斯堡家族不僅僅是奧地利的統治者,從1452年至1806年間,同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,權勢貫穿整個中歐、甚至橫跨西班牙。但是,與其說哈布斯堡家族戰功彪炳。其實,還不如說他們善於權謀,透過合縱連橫的婚姻結盟與繼承,逐步擴張版圖。例如,邁希米連大帝與伯艮地公主結婚,順便把法國、荷蘭、比利時的大片土地娶進門,這場偉大的婚姻在西部山城─茵斯布魯克留下金碧輝煌的見證。而他兒子菲利浦的婚姻也取得西班牙的大片領土。靠著精打細算的婚姻結盟制度,使得哈布斯堡權傾一時。他的孫子卡爾五世不僅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,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、拿坡里、西西里、沙丁的統治者。連西班牙轄下的南美殖民地都劃入版圖內,當時流行一句話,說明哈布斯堡王朝高明的外交手腕「啊!幸福的奧地利,結婚吧!」

第二階段:八面玲瓏創造全盛時期

迄今,在維也納你仍然可以感受到瑪麗亞•特瑞莎女皇無遠弗屆的力量,美術史博物館前那尊巨大的雕塑兀自睥睨群倫,彷彿整個維也納仍匍匐在她的權杖之下。1704年年僅23歲的瑪麗亞•特瑞沙加冕成為哈布斯堡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女皇,同時也成為匈牙利女王。這位哈布斯堡王朝空前絕後的女皇在位40年,推行一系列促進商貿、普及教育的措施,奠定萬世之基。不過,她的皇座並不安穩,周遭的法國、普魯士、與巴伐利亞貴族頻頻挑釁,女皇均以智慧化解危機四伏的情況,她的一句名言是─「寧要中庸的和平,不要輝煌的戰爭」。 女皇的長子約瑟夫二世接任皇位,他也是奧地利的英明君主,在位期間,改良吏政、取消農奴制度。約瑟夫是一個非常具有民主思想的皇帝,他將教堂與貴族專用的地方開放給一般百姓使用,降低教會與貴族的特權。有一次,他決定將貴族狩獵專用的普拉特森林開放給一般百姓使用時,一位侯爵抱怨說:「如果以後一般的賤民都能到只有貴族才能來的地方,那我們這些人應該到哪裡去?」。約瑟夫笑著說:「如果只能同樣身分地位的貴族才能聚在一起,那我只能到皇家墓地裡散步了。」這對無與倫比的母子在位期間,將奧地利帶向繁榮的顛峰。

第三階段:民主潮流下衰敗的開始

約瑟夫二世在位期間雖然歌舞昇平,但西歐的法國大革命正以野火燎原之勢震撼所有的領導階級。繼位的弗蘭茲二世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拿破崙的大軍壓境,弗蘭茲二世被迫解散神聖羅馬帝國,並成立奧匈二元制帝國,弗蘭茲二世遂成為奧匈帝國的弗蘭茲一世皇帝,這位皇帝是奧地利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,除了拿破崙的軍力與日漸勃發的民主思想外,那位專制、不察民情的首相梅特涅(Metternich)也製造不少反效果。 1814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之後,梅特涅召集了歐洲貴族,舉行赫赫有名的「維也納會議」。研討如何恢復貴族過去的統治模式,雖然研討的結果顯然無濟於事,但「維也納會議」開了一年,這群沉浸於過去特權時代的貴族盡情狂歡,到處參加舞會及各種娛樂活動,加上梅特涅種種食古不化的措施,終於導致民心思變,終於引爆1848年的歐洲革命。中產階級勢力抬頭,當時的皇帝斐迪南一世倉皇出逃,梅特涅被迫退位。

第四階段:迴光返照的最後皇帝

年輕的弗蘭茲約瑟夫在混亂中接任皇位,這位哈布斯堡家族最後的皇帝見證了皇朝最後的悲劇,弗蘭茲約瑟夫在位60年,最大的貢獻是拆除維也納舊城池,以新古典風格建築「環城大道」,為王朝的結束留下迴光返照的一慕。 弗蘭茲約瑟夫另一項功績是娶了一個好太太,皇后伊麗莎白一世被人民暱稱為「西西」,她驚人的美貌迄今仍深深吸引世人,連英國戴安娜王妃都會被拿來與她比較。「西西」一頭秀髮如雲,她鍾愛的星型髮式現在還可以在珠寶店看到相同款式,但是,不習慣皇室繁文縟節的「西西」卻始終不快樂,在獨生子魯道夫殉情自殺後,即四處旅行,最後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於瑞士。 而悲劇繼續發生,皇弟被刺殺於墨西哥,皇儲斐迪南被刺殺於巴爾幹半島,隨即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,唯一倖免於難的弗蘭茲約瑟夫晚年形單影隻地隱居麗泉宮,於1916年溘然長逝,這個曾經被尊崇無比的家族自此畫下淒涼的句點。

 

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史

1278-1282 魯道夫一世Rudolf Ⅰ建立王朝
1452-1493 斐德烈五世FriedrichⅤ冊封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
1493-1519 邁希米連大帝Maximilian展開政治婚姻
1519-1556 卡爾五世Karl Ⅴ擴增大片領土
1711-1740 卡爾六世Karl Ⅵ朝向帝國顛峰時期
1740-1780 瑪麗亞特瑞莎Maria Theresa40年黃金歲月
1780-1792 約瑟夫二世Joseph Ⅱ開明統治
1792-1835 弗蘭茲二世Franz Ⅱ解散神聖羅馬帝國
1835-1848 斐迪南一世FerdinandⅠ被逼離維也納
1848-1916 弗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Ⅰ
1848-1916 哈布斯堡最後的盛世
1918 王朝終結

維也納大事紀

1683-1736 歐根親王擊潰土耳其
1716 貝維德宮完成
1744-1749 麗泉宮完成
1786 莫札特作品「費加洛婚禮」在城堡劇院第一次演出
1791 莫札特「魔笛」第一次演出
1806 神聖羅馬帝國終結
1805 貝多芬的作品「費德里歐」在國家歌劇院演出
1812-1814 拿破崙兵敗
1814-1815 維也納會議分贓大會
1825 老約翰史特勞斯完成第一首華爾滋舞曲
1827 貝多芬去世
1828 舒伯特去世
1848 歐洲革命,梅特涅下臺
1857-1865 環城大道開始建立
1869 布拉姆斯搬入維也納
1874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「蝙蝠」第一次在維也納劇院演出
1897 分離派成立
1902 克林姆完成貝多芬壁畫